導語
智能制造大背景下,共混行業如何通過智能制造升級提升生產水平,實現降本、增效、提質?
9月15日,宏工科技軟件事業部總經理楊佐民在共混智造圓桌會上,分享了宏工科技在共混企業數字化實踐上的探索與經驗。
9月13-15日,以“戰略領航,創新致勝”為主題的2023CIM共混智造于蘇州圓滿舉行。
活動期間,由宏工科技贊助的圓桌會《數字化最佳實踐案例分析》現場討論氣氛熱烈。本次圓桌會由宏工科技軟件事業部總經理楊佐民,萬華化學中央研究院工藝主任楊開業,正泰自動化智能制造事業部副總經理姜楠共同主持,對共混企業中常用的數字化系統進行比較,并分享了在實際使用中的經驗。
基于共混行業多品種、小批量混合的生產條件,在數字化探索過程中,如何尋找到高質量、高效率、低消耗的“最優解”,仍舊存在諸多挑戰:
整個生產過程中管控節點多,分散不連通,改造難度大
溯源困難,難以提升產品質量
生產排產及調度難度大
實施周期長,費用及人員投入成本高
……
楊佐民表示,宏工科技基于15年服務多家客戶的實踐經驗,在賦能共混企業生產運營向一體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方向升級上具有三大優勢。
硬件+軟件服務能力
宏工科技深耕共混行業,深刻洞悉客戶需求,從軟件賦能到硬件支撐,為客戶提供匹配度更高的系統設計,通過IT+OT應用融合,實現一體化管理和運營。
整線一體化智造思路
平臺構建遵循統一化原則,能實現多系統、多產品組合,可實現統一平臺支撐下的多系統建設。整線一體化的智造思路能確保多地生產線實時、穩定地共享數據,實現生產域資源動態平衡分配。
靈活可拓展的系統平臺
不同于傳統的制造業工廠組網方案,宏夢智能制造云平臺可實現自由組合、隨時擴展,無論是設備更新、業務擴展和產能調整均能靈活適應,全面集成多種第三方工業系統,一次建設,避免重復投入。
未來,宏工科技將堅定“軟件+硬件”的創新方向,真正幫助行業客戶解決痛點,持續穩定地為客戶創造價值,助力共混行業實現創新致勝。